地点
诗文库 正文
重修琴川志序 南宋 · 褚中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重修琴川志》卷首、康熙《常熟县志》附录、《海虞文徵》卷二、《皕宋楼藏书志》卷三二
郡有志,邑亦有志。
志非史也,所以述史而备记也。
圣人之于史,亦惟述而不作,况邑志乎?
琴川旧志荒落,丙辰庆元孙应时修饰之。
更八政,庚午嘉定叶凯始取而广其传。
时久人殊,事多阙且轶,览者病焉,于是叙县以表之。
有邑此有长,有长此有丞,下于丞曰簿尉、酒税,是为县官
镇有监,寨有巡,各庀乃职,以赞其长,故次之以叙官。
邑于虞山阳乡招真,行山之南境,则之秩报,而西迤兴福,行山之北境,则之宣化,而北山县之镇也,故次之以叙山。
县有海嵎,南沙常熟之异名,又别曰琴川,其义盖内取七港,外取五浦,要亦专指水为言,而沟洫之利以之,江海之防以之,故次之以叙水。
邑为沮洳之区,田畴衍沃,而病于经界之久坏。
端平始釐正之,亩步既正,赋役向平,故次之以叙田。
中兴重在江防,禁旅舟师,云屯许水,近又增福山新军,而县之弓兵寨兵,亦所不可废,故次之以兵。
山川盖灵秀所蓄也,虞山瑰奇,琴川清澈,其钟而生之者,亦必有异矣,故次之以叙人。
人固有之,物亦宜然,土地所出,风气所宜,殆不一种,故次之以叙物。
内之道宫梵宇,槩见述县之目,其以灵异著于乡都间,古迹颇可覆,而邑人奉西方教者尤夥,故次之以叙祠。
若夫断碑仆碣之仅存,新珉近琬之方揭,栖墨于垣,涂粉于柎,亦足为千古之證也,故以叙文终焉。
博学宏辞科迪功郎、新浙西安抚司准备差遣褚中撰。
道山题名 宋 · 赵希𢖺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闽中金石略》卷六、《乌石山志》卷六
咸淳丙寅孟陬六日,浙之东游宦于闽者,会拜道山,谨履端也。
笾豆有楚,威仪孔时,宗藩主人扬觯语曰:「官无崇庳,各有职业。
岁既更始,益懋尔图。
能无愧明德新民之□,则岂但枌里重,将为天下重。
盍留氏名以观厥后,可乎」?
众唯唯,遂以齿书。
天台赵希𢖺孟能、吕必延寿道四明赵若惠君锡、金华唐烁潜父、杜潜叔起、永嘉黄禹锡元功、三衢徐汝乙伯东、天台张□□□、永嘉林镗夫声远、天台徐柏悦之、永嘉□□□□□、括苍鲍志及时中,永嘉蔡申显伯□□乡恕斋吴公闻而致馈,以光斯集。
范莪亭孝廉得二扇面一为倪元璐画石一为张煌言自书江上闻笛诗合装成卷索题敬书于后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七
巡远睢阳哀,张陆厓门厄。
皆因同死事,连传在史策。
此卷两忠臣,先后廿年隔。
一攀鼎湖髯,一衔精卫石。
死固非预订,生并或未识。
手笔乃各传,无端作合璧。
四明范莪亭,夙有嗜古癖。
书画广购藏,两箑快新获。
叹其义烈同,联之幅盈尺。
我阅倪公画,片石写寒瘠。
想见骨力坚,卓立千仞壁。
我读张公诗,闻笛秋江夕。
和以激楚音,直迸烟竹裂。
二公染翰时,岂意共素册。
遗墨一朝聚,相映光愈赫。
遂觉横卷中,淋漓满纸热。
石无巨鳌戴,笛有老蛟泣。
当年沧桑痛,耿耿尚如结。
两气化一虹,双血凝一碧。
自非搜剔勤,曷萃此名迹。
殉节前贤事,表忠后人责。
缣素垂千秋,应可慰毅魄。
法帖刊误序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六、《宝刻丛编》卷一、《书学会编》卷三、《古今法书苑》卷七三
淳化中内府既博访古遗迹,时翰林侍书王著受诏绪正诸帖。
虽号工草隶,然初不深书学,又昧古今,故秘阁法帖十卷中瑶珉杂糅,论次乖󸈠,世多耳观,遂久莫辨。
故礼部郎米芾元章笔翰妙荐绅间,在淮南幕府日,尝跋卷尾作数百语,颇有条流。
但概举其目,疏略甚多,故诸部中或伪迹甚而不觉者,若李怀琳所作卫夫人书、逸少《阔别稍久帖》之类;
有虽审其伪而讥评未当者,若知伯英、大令诸草帖为唐人书,而不知乃书晋人帖语之类;
有讥评虽当,主名昭然而不能辨者,若以田畴字为非李斯书,而不知乃李阳冰明州碑》中字之类;
有误其主名者,若以晋人章草《诸葛亮传》中语,遂以为亮书之类是也。
其馀舛午尚多。
书家责能书者备,故仆于元章慨然。
古语有之:「善书不鉴,善鉴不书」。
仆自幼观古帖至多,虽豪墨积习未至,而心悟神解,时有所得,故作《法帖刊误》。
凡论真伪,皆有据依,使钟、王复生,不易此评矣。
元章今已物故,恨不示之,后有高识,赏予知言。
大观戊子岁六月七日西都府院东斋序。
按:《东观馀论》卷上。又见《法帖刊误》单行本卷首。
废湖辨 南宋 · 王正己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九、《宝庆四明志》卷一二、成化《宁波郡志》卷三、乾隆《鄞县志》卷四
广德湖兴废利害,南丰之记备矣,东南粳稻以水为命,而曰废之,非愚则陋,此古今之所甚重,是宜南丰之所特书。
虽然,未可以一槩论也。
《易》曰:「变而通之以尽利」。
夫变则易,通则难,知变而不能通,何利之有?
今谓湖无所利,则兴筑之功岂为徒劳?
历代以来,七乡所仰,不可诬也。
谓湖为有可利,则废罢之后,未尝病旱,数十年内,万目所视,不可诬也。
之西南,其镇四明,重山复岭,旁连会稽,深阻数百里,万壑之流,来为大溪,而中贯之下连鄞江,倾入巨海,沛然莫之禦。
故民田不蒙其利,而并海斥卤,五日不雨则病。
此湖之所以与七乡粳稻以为命者也。
唐大和中县令王元炜为它山石堰,横截大江,抑朝宗奔猛之势,溪江遂分上下之流,悬绝数丈,水始回环,汇于七乡,以及于城郭。
江沱海浦,昔时潮汐之所往来,皆澄泓清甘,分支别派,触冈阜则止,然后民田厌于水矣。
故自大中以后,始有废湖之议,知其有以易之也。
不然,一方之人,岂其轻举如是?
历代建谓不可悉数,至政和卒成之,迨今踰五十年,亢阳之旱不为少矣,公私无粒米之耗,常与东乡承湖之田同为丰凶,相等贵贱,非若它所,岁以旱诉蠲租减赋,与夫民田所耗得不偿失者等也。
其故何耶?
是则石堤之利,有以易之。
此变而通之之利,其理明甚,人第弗察耳。
不然,虽时月不可支,安能及数十年无所害耶?
夫利害至于数十年不变,天理人事既已大定,议者犹欲追咎,过矣。
湖之为田七百顷有奇,岁益谷无虑数十万斛,输于官者什二三。
斗大之州,所利如此,讵可轻议哉?
士大夫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且未尝身历亲见,徒习饭豆羹之谣,与夫南丰之文焜耀辨论,震荡心目,其亦不思甚矣。
故余作《废湖辨》。
阳德民亭。次权吉昌诗韵 其五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第五
形骸放浪自生平,痛饮狂歌拟四明
醉认眼花空落井,愁看鬓雪欲添茎。
青蛾皓齿佳人会,锦缆牙樯胜日横。
南国繁华应第一,还惭落魄污时名。
本堂先生 宋 · 赵必兴
 押真韵
往事兮浮云,偕老兮天伦。
乐莫乐兮天真,如良人何兮良人(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一○ 《甬上宋元诗略》:本堂先生出入仕路二十馀年,获助惟多。暇日相与语洽,因举酒属之,歌曰:险艰兮更尝,淡泊兮悠长。翕与张兮何尝,如友良何兮友良。夫人因从而歌之。)
重刻古尊宿语录序咸淳三年三月 南宋 · 释大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五
过去如是如是,见在如是如是,未来如是如是。
幸自可怜生,无端黄面老汉拈花瞬目,金色头陀忍俊脱颐,不觉漏泄。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何时而已哉?
人根有利钝,故机语有开歛,针砭药饵,膏肓顿起,纵横展拓,太虚不痕。
虽古人用过,时无古今,死路活行,死棋活著,观照激发,如龙得水。
故曰:言语载道之器,虽佛祖不得而废也。
七佛偈及西天此土三十三传,枝出派列,莫知其几。
授受證据,洎夫抑扬示诲,见于传灯,而多有载不尽者,往往散落。
异时有颐藏主者,旁蒐广采,仅得南泉而下二十二家示众机语。
厥后又得云门、真净、佛眼、佛照等数家,总曰《古尊宿语》。
非止乎此也,据其所搜采而言耳。
夫古人得亲故用亲行到,故说到其所说者,如国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从上为人只贵眼正,是岂末流刻楮画花,雕蚶镂蛤瞎学者眼,所可同日语?
觉心居士出善女伦,秉烈丈夫志操,不为富贵所障,世相所縻,著净名衣,坐空生室,安住正受,动静提撕,是孰使之然哉?
谓颐所编《古尊宿语》刊于闽中,而板亦漫矣,两浙林得之惟艰,勇捐己资,锓梓流通,命禅衲精校,重楷不鄙索序。
噫,亦漫矣。
昔月上女抗舍利弗,发明大涅槃,庵提遮对曼殊室,利不生生不死死义。
达磨来震旦,以后其间,善女等伦,横机诸大老,发明向上者多矣。
近世秦国计氏与夫空室道人,皆以钟鼎家世,而为般若眷属。
今觉心则发挥古宿机语,以遗佛种,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觉心魏氏,绍兴丞相文节公孙,余文昌之室。
先茔住林庵,虚席命慈林解无言者摄解,催请主庵人觉心,著语云:庵主只在庵中,为甚么不见,道有又无,道无却有,又不近,又不远。
举头鹞子过新罗,参得著吃碗面。
馀偈语多有皆不计较而得,则日用中无非禅悦法喜之乐矣。
并见于此。
时圣宋咸淳丁卯春清明日,江浙等处明州府阿育王广利禅寺住持沙门物初大观序。
按:《古宿尊语录》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影印明径山藏本。
石田法薰禅师行状淳祐十年五月 南宋 · 释大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六
师名法薰号石田眉山彭氏。
灵隐瞎堂远公淳熙间诏问佛法,奏对称旨,赐号佛海禅师,其族祖也。
师生而敏,三四岁时,见佛僧即知礼敬。
年十六,恳怙恃欲出家,往从丹棱石龙山法宝院智明
自知慕禅宗,二十二薙发受具戒,曾振策而南,道湖湘,访诸祖遗迹。
初道吾,吾嗣诸禅师石霜,相距百二十里,朔望必步往拜吾之塔,耄犹不辍。
一夕大雷雨,塔自迁就之,至今号雷迁塔。
师因作礼,述偈曰:「一念慈容元不隔,何须特地肆乖张。
平高就下婆心切,恼得雷公一夜忙」。
师名因是著。
江西疏山柏庭文、坏衲琏,咸延留之。
未几至浙,见无用全于天童,见秀岩空叟印于鄮峰,职师悦众。
已而闻吴门穹窿破庵禅师道望,遂往依焉。
一见则为法器。
室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师云:「焦砖打著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
破庵阴奇之,每于日用语默,故起其疑,师于是决志依栖,时咨询。
无准范日相激砺期餍心。
破庵吴兴凤山资福,俾师知藏,偶闻举锯解秤锤,跃然开发,平昔疑滞泮然矣。
破庵尝曰:「二人者堪为种草」。
盖指师与无准也。
自是声烨然丛林中。
居无何,资福散席,师遍游诸老门庭,见灵隐松源岳、净慈肯堂充、华藏遁庵演,咸谓其从作家炉鞴中出,自不同也。
后之霅川道场,方憩,宿觉主人无传宗知之,即挽以分座,一众悦服。
俄出世苏之高峰,辨香为破庵拈出,高峰蕞尔刹,劳苦戢缩,以身率之,未三年为改观。
次迁枫桥,众绳绳然,有辈行高德高原泉、无准、即庵觉、石溪月五六人,相伴而住,提持擎展,厥响益宏。
钟山虚席,庙堂精选择,乃以师补处。
宝庆元有旨,迁南山净慈端平二,复有旨迁北山灵隐
两山居各十年,牧万指如一,易腐挠为壮丽。
每念灵径中途,水云憧憧,迥无食息地。
嘉熙庚子之饥,锐欲创接待,遣其徒可仍相攸西溪闲林间得坞焉,地主因以施,遂倾衣盂辨集之。
请移宝寿院额租入,不令过肆伯,或以问师,师曰:「吾为防道者设耳,过则萌后人侈心,而动观望」。
周防为远计如此。
淳祐甲辰季春望,示徒云:「但得本莫愁末,唤什么作本,唤什么作末?
千年青,不入时人意,牡丹一日红,满城公子醉。
山僧恁么道,若有不肯底,是我同参」。
嗣法师俊绘师像求赞,有云:「末后一句,分付厨山」。
众颇讶之。
明日忽示疾,又日退而归宝寿,趣辨终焉。
丞相京尹山勉留,至三返,因举天童痴绝冲自代。
明年孟春十一日,索浴净发易衣,趺坐而终。
龛留半月,承痴绝径山无准、净慈北涧以师全身窆于院之后山,不违师意也。
寿七十五,腊五十三,嗣法三十馀人,度弟子二百五十三人。
有《五会录》二卷,五堂程沧洲为序,已锓梓行。
师貌古性直,音韵朗畅,临事有定,见而能断。
护常住不啻目睛,而不容人之私,慈恕而行,故久而人思之。
呜呼!
为人师者无它道而已矣,若夫涉世之法,固土苴绪馀耳。
然忽弃不省,则吾事不立,古之人未尝有所偏也。
师握麈为人,则机不容凑泊,兴事莅众,则明不容欺蔽。
五迁望刹,阅三十有二年。
其策励衲子,面目严冷,斤其外求,激其自到,当时或不怿而去,久而后知其真实相为也。
垂示机语,当时或不乐为传称,及示寂后,惟恐其尽见也。
故江湖谓师死后道行,亦其兴造实诣,有弗容磨灭而然耶。
撙节而足用,审量而计功,虽有大兴建,一毫不以干人。
见它处持疏鹭候人门,呫嗫纵臾,以希施予者,直鄙而笑之。
而土木金碧,在处成就,南北两山殆遍焉。
北山又增寘溧隔,上腴贰千馀亩,皆它人所难,而师出于游戏。
至词章骈俪,丛林所需者虽不从事乎此,或有所为,操笔立就,敷腴调畅,非凡浅者所能到也。
末叶彫零,人物眇然,长于此或短于彼,若师者可谓兼之矣。
士大夫以此道扣击者,未易殚举,而少保孟无庵为尤密,至受衣而称得法,岂无自而然哉!
兹余客北山,师之徒可述与师之孙不眛过余而言曰:「子昔从吾师于净慈,其出处始末知之悉矣,盖有述焉」。
义不得辞,故为直书其行事之迹,以详告后之人。
若夫掇其大者,铭以垂,则已属左史杨公大手笔云。
淳祐庚戌仲夏四明比丘大观谨状。
按:《石田法薰禅师语录》卷末,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七套第二册。
隐居助道方服药须知序嘉定九年八月 宋 · 温大明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中国医籍考》卷四九、《宋以前医籍考》第一一二八页
余家世南京高祖因宦游,寄迹四明
所谓医书奥旨,初得医师王承宣心传之妙。
更历三世,至先君制干,随侍魏丞相都城,遂以儒医名于时。
余读父书,密受奥旨,自淳熙改元,始续先业。
遍游京邑,才七八年,因己出入士大夫之门,而朝野以是草木知己。
迨今四十馀岁,备见先辈后辈,初学未学,兴废不一,盖由用药治病,侥倖于目前,故福善祸淫,报应于身后,吁,可悯也!
余日迫桑榆之景,心弃利名,隐居求志,恨无以惠人,取五世家传名方,并生平行医应效圆散,与夫古今圣贤诸方,历学请问四方名士,海上良法,集为一册,计诗七十七首,的有起死还生之效。
活人以代耕,设或私藏,则所济者狭矣,谨录施以传。
非惟世人有疾者,一展卷而识之,得此者,亦可以自助,岂曰小补之哉!
时嘉定丙子中秋日学道隐居温大明谨序。
灵隐大川禅师行状宝祐四年正月 南宋 · 释大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六
师名普济大川其自号,四明奉化六诏张氏子。
父友崇,母俞氏。
有善操,平居饭水云,施芒屦,常愿得佳子业儒持家外,又愿得学佛而出家者,则善可以及其族。
果生三子,师其季也。
少沈厚,处群稚中独罕言笑。
束发浮沈乡校间,然无经世意,见佛书则端坐探绎忘罢,怙恃见其然,则曰:「吾三子,以一出家,固所愿也」。
年十九,依香林院文宪师薙染,受具戒,宪俾由律而入教,乃预籍郡之湖心,讨论开遮之说。
既又负笈赤城,染指性具之理。
一日,幡然曰:「持犯束身,义学支离,何能超生死乎」?
于是舍教而入禅,小留瑞岩荷屋席下,即往天童见无用,一单深稳,赴众外不出僧堂,静定中发明,语默无滞,用室中举有句无句,如倚树,师云:「斩丁截铁用云」。
沩山呵呵大笑,聻师云:「寸钉入木」。
用器之,令入侍司,师逊不就。
乃之玉几,时佛照禅师佚老东庵,一见别为法器。
照指往能仁见浙翁,翁问:「上座甚处人」?
师云:「奉化」。
翁云:「还识憨布袋么」?
师提起坐具,翁夺坐具便打,师当下脱然,乃应声云:「今日触忤和尚」。
依之久如,遍历诸方松源、肯堂、痴钝、息庵、空叟、无證洎诸老之门,龙象蹴踏处,咸周旋往返,激扬欸密。
又绝淮渡湘,礼列祖塔。
俄浙翁移钟阜,拉师偕行,又被旨移天童,职师知藏。
嘉定十年三月,妙胜虚席,制府下诸禅期集,师膺其选,瓣香为浙翁,记所證也。
旋迁补陀岳林、秀之报恩、鄞之大慈、越之天章、京之净慈、灵隐,凡八迁。
其岳林则丞相史忠献王钦其道价延见而迁,大慈则忠献之子同知恭惠公敷奏给敕而迁,净慈则京尹赵大资敷奏起乳窦之隐而迁,灵隐则序迁也。
居二年,以疾求退,众阖辞恳留。
当天基,升堂祝尧,下座,衲子随至方丈,喜其有瘳。
师忽垂语勉励激切,与常时不同,众异焉。
初八日凌晨,隐几从容,亲札别诸朝贤之弘护者,徐语众曰:「吾行矣,其送终之礼,令与常僧等,勿厚勿侈,勿袭末流之弊,以贻识者哂。
火葬后拾遗殖,投诸江」。
乃书偈曰:「地水火风先佛记,冷灰堆里无舍利。
扫向长江白浪中,千古万古第一义」。
众泣请遗偈,师笑曰:「犹嫌少在」。
复书曰:「来无地头,去无方所,虚空迸绽,山岳起舞」。
掷笔移时而化。
茶毗得设利,五色如菽,诸徒欲遵治命水葬,前资尹赵公特捐金币,命建塔焉。
于是塔于寺西麓童禅师塔之左。
宝祐元年正月十八日也,寿七十五,腊五十六。
弟子七十馀人,嗣法者出相先后。
师孤硬趣操,严冷面目,其当机妙,转珠不容触,临事定见,山犹可拔。
一以身徇道,而世相逆顺,举不足以回挠。
其为己为人,皆推此而行之。
学者苦其峻厉,难于近傍,久则眷恋而不忍去。
其提唱的切省径,如蛊家之杯,饮者必死,如良医之剂,呾者必活。
当浙翁示寂时,语其徒曰:「岳林济长老识我舌头落处,可令校吾语录」。
今《佛心语》行于世,师所订也。
斥己长以资常住,轻于掷砾,补缺兴坏,视时之宜。
其居净慈,日相视面势,宜于左昂右低者,乃倾钵塍,矗一阁于东南,舍三世佛,益发湖山之胜。
上闻而厚锡焉,至亲洒宸翰,正遍知阁华严、法界两扁以揭之,烨如也。
住山掩关,冰檗一节,丈室萧然如传舍。
视给侍辈如路人,公使令外,一无以役之。
其与窃借名位骄盈睢盱者,可同日语哉?
故江湖衲子愈久而思之。
宝祐乙卯冬,余居慈云,其子用楫过我,言师始末,与余畴昔所闻者,合乃为条理其事,以备当世名公采摭,铭以传远。
其八会语师临终时举以投诸火,今所行者乃诸衲传诵,会稡成编,以示后云。
宝祐四年正月几望庆元府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特差住持属末比丘大观谨状。
按:《大川禅师语录》卷末,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六套第二册。
游山 南宋 · 史常之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游山有约爽秋时,寂静僧房花压枝。
最是停杯愁不语,满林啼鸟似催诗(以上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一○引《史氏世宝集》)
蔡文节公子孙免差科书1278年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四、《叠山集》卷五、《南宋文范》卷三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某等辄有愚虑之一得,仰裨教道之万分。
切惟贤者不得见,得见其象者可以崇之矣;
古之人不得见,得见其似者可以续之矣。
范文正公严州,求严子陵之后而免租税奉祠事者四家;
黄子耕台州,求谢上蔡之后给以田宅者数人;
余景瞻南剑,求杨龟山之后赐以室庐,养以廪稍者十馀口。
皆明时士大夫盛德事也。
故家遗俗之昌微,岂特与郡政有相关者,斯文之兴丧、世道之污隆,君子亦相觇之。
伏见先贤西山先生蔡文节公学贯天人,道高百世,师事朱文公最久,文公敬之无以异于二程之尊康节也。
庆元学禁五十九人,惟文节受祸最惨,子孙最多贤,人以为天道可信。
子节斋、九峰二先生守父训,明师道,以德行文学为东南师表;
厥孙觉轩以立言垂不圬;
久轩先生文肃公精忠大节,尊主庇民,使文公之道愈信于天下。
士大夫能读文公书者多矣,未有一门三世,力扶道脉如蔡氏者。
家传清白,恒产本不多,其曾孙蔡某、某、某自至元十三年归附后,遭贪酷转运破其家,又夺其田,逃难江西
近方还里,田为横民冒佃者半,荒莱无人耕垦者半,路官拨入马站户,家有一物直钱,则鬻以养马,今则无可鬻者矣,皆为困穷民。
乡人之善者、大夫之贤者见之,莫不流涕。
范文正之免租,黄子耕之给田宅,余景瞻之赐室庐廪稍,不可望于今人矣。
切见文公门人能扶植道脉,如刘文简公、黄文肃公之家,皆蒙宣慰使荐举,省府褒表,应有田产并免差科,其已站户而破产者,并与分简出站,与儒户一例优恤。
蔡文节公一门三世,尊信师道,有功名教,尤在诸贤之右。
特以孙孤弱寒窭,不为当路达官贵人所知,不得与刘文简、黄文肃两家同沾清朝仁厚之泽,岂非明世一阙事乎?
况蔡某等已系试中儒人,必蒙优恤。
某等切闻师诲,见义必为,庸敢合辞鸣号于大夫君子之前。
欲望台慈备词申呈建宁路总管府福建道尚书省府,乞赐指挥,劄下建宁路建阳县,将蔡文节公家子孙充为站户而产去税存者,特与分简出站,照文公门人子孙及儒户体例,除地税、商税外,并免一应差科。
于以扶持名教,兴起人心,有关于三极之道甚大,岂特儒家有所劝奖,知所趋向而已哉!
主张纲维,是在师道,干冒师尊,下情不胜俯伏俟命之至。
贺蔡芳源判镇为道士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五、《叠山集》卷一○
共审洁身污世,寄迹黄冠。
满目氛埃,儒术不胜其拘贱;
游神清静,道家尚可以逍遥。
隐然千古之逸民,或是四明之狂客。
切以安期志大,岂愿学于神仙;
庄子才高,何空谈于道德。
聊以避秦梁之俗,不忍闻楚汉之争。
因思前哲微言,亦羡后天不老
秋夜发幽人之叹,欲鍊形魂;
凯风取王子之词,必存神气。
果知此意,宁有几人?
共惟某官光风洒落之襟怀,白日清明之志操。
濂溪而下,考亭而上,遍参诸老之书;
西山之节,久轩之忠,自得一家之学。
未展平治脩齐之蕴,肯为清虚恬淡之游。
静观世变之推迁,忍见人生之辛苦。
皇帝王伯之道,一降如今;
衣冠礼乐之区,大变至此。
惟圣贤乃能避世,惟明哲可以保身。
不嫌茅宇之凄凉,转为道观;
何必玉隆之严邃,乃寄仙家。
上界喜闻蔡真人之词,新宫不让山元卿之笔。
庐山泉石,再期脩静之留;
华岳烟霞,幸有希夷之隐。
而恐闻十行之丹诏,终将拥一朵之红云。
某欲访松花,共寻瑶草。
青牛何往,常占紫气于函关
白鹤高飞,或听玉笙于碧落。
新学记 宋 · 周焱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四
嘉定甲戌春四明史侯作新学宫,面势雄豁,甍宇崇壮。
阅三十馀载,水丘侯领县事,谒拜竟,历顾而叹曰:「美哉,史侯之所为,不图敝圮之至于斯也」!
昔史侯相地锄山,撰筑堂庙,鳞鳞栉栉,百楹相扶。
士业其中,日进于学。
擢儒科,游辟雍者,率由斯出。
文风彬彬,一时焕映,作成淬砺之效也。
积久不葺,风檐雨障,破漏倾欹。
梁柱栋支,苔藓湿。
朔望奠谒,往往相顾,惟惧殚财动众,不敢属意焉。
水丘侯来,悯史侯创建之难,朝筹夕度,勇然是图。
凡集同僚,必加咨审。
暇日,访吾兄弟曰:「学校风化所系,吾当身为之。
子其翼我,以嗣斯举,抑成子之先志」。
倾倒己俸,鸠工集材。
于是腐者、折者、颓者、坏者,窒而弗宣、阙而弗具者,乃拓乃易,乃立乃理。
工将就绪,而侯去矣。
既去,书尺旁午,谆谆乎犹不能忘情。
吾兄佐少仙毕其役。
前人规模,至此脩复。
溪山振采,秀气蔚擎。
吁!
游于斯者,盍思侯之所以然,一趋向厚,涵养广闻,知精进乎高明光大之域,以副侯之所期,则史侯不得专美于前矣。
侯名袤,字子长钱塘人
自登进士第,涖官著政声。
恺悌详明,温恭律己。
不苛不扰,惠洽令孚。
再考成资,引嫌而去。
一意学校,人皆称之。
是役也,决其议,相其成,不以侯去留而解者,尉凫矶施复孙也。
协赞裁审,董隶其事者,吾兄燮也。
摭其实以笔于石者,城西学者周焱也。
按:同治《嵊县志》卷二六,同治九年刻本。
论事劄子第二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昌谷集》卷一三
某窃惟自古用兵,所以教之饬之,无所不至,究其所归,亦惟曰整暇而已。
惟整也,然后可以行吊民之志;
惟暇也,然后可以行伐罪之威。
盖自古用兵,以市不易肆为美谈。
虽绝域遐方,犹是赤子,而况中原之民,祖宗德泽之所及?
以其思我王化,困彼虐政,于是拯而救之,使还旧观。
然则杀一遗黎,谓之不辜;
取一布帛,谓之不义。
颇闻近日军中子弟,有剽掠于道路者。
以类而推,不能无疑。
设使所获城邑以巷战为名,妄有屠戮,以辎重为名,妄有掊敛,正恐中原之民自为敌国,无向风迎降之事矣。
故曰惟整也,然后可以行吊民之志。
今敌之所恃者骑也,吾之所恃者步也。
骑以畜,步以人。
人可以意得,畜不可以情化。
故先登陷阵,忍死血战,骑不如步,事理明甚。
靖康建炎以后,本朝与金人相水火,无虑百战。
其间败多胜少,皆是望风奔溃,使敌得以乘我。
其敢战交锋,则未有不取胜者。
以事考之,则明州城下与夫顺昌和尚原、采石等数处而已。
虽有乌获之力,巨毋霸之躯,见人而走,果何所用?
故曰惟暇也,然后可以行伐罪之威。
既不能整,又不能暇,平居坐食已有心腹之忧,况欲使之吊民伐罪乎?
比年朝廷知债帅之弊,稍稍出意用人,不为憸人近习所卖,可谓甚盛。
然此可以责其不刻剥耳。
一卒当诛,上章待罪,得旨放免,乃始自安。
孙武教吴宫之才,不肯为今日用矣。
方圆曲直之意,尚未通晓,应卒遇变,宁有长技?
武侯八阵之法,不可用于今日矣。
今事在目前,不可辽缓。
望因近日小衄之后,俾诸将各议整暇之法,条具御兵教阵利害,如王襄敏之于熙河,使之各尽所见。
果其严于用罚,明于用赏,不姑息,不苟简,教战有规绳,待敌有方略,择其长而用之,更与敷奏,免从中御,亦缓急之一说也。
七月廿九日叶润臣招同晁星眉汪仲穆朱伯韩王霞举杨汀鹭李子衡王伯厚先生生日分韵得得字丁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九
有宋祥开星聚奎,吾乡元公图太极。
程张接武各深造,至朱陆吕鼎足立。
厚斋师法兼三家,博综群言根矩植。
学期有用异浮藻,敢以词科相贬抑。
疏词侃侃折㝱炎,钜眼棱棱识信国
君不见,四明学术东南开,本自深宁树堂阈。
果斋东发互唇齿,梅涧剡源勤羽翼。
绵延文献有端绪,直到谢山弥健特。
梨洲学案补宋元,先公阐幽真有力。
门下明经雘轩叟,助我蒐稽付丹墨(详余所刻《宋元学案·叙例》中。)
我于遗书读未遍,困学源流颇窥测。
垂老休辞炳烛光,德容来拜端居色。
难得诗家叶舍人,介雅招朋见矜式。
秋堂彝鼎古香多,两觚敬釂先生(余因事先去,主人釂以两大白。)
先生有弟同日生,亦起词科膺学职。
无端动我脊令感,老泪阑干收不得(先弟子毅与余挛生,别去十九年矣。)
陈少阳遗稿嘉熙四年四月 宋 · 滕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七、《陈修撰文集》卷一○、《陈少阳先生尽忠录》卷七
还都汴京,自建炎观之,乘舆所至,即为边面,未可为至计也。
然自陈、欧阳二公抗疏以来,李丞相、宗大尹、魏公、鄂王皆惓惓此意,何与?
天下大计,岂全躯保妻子之臣所能知哉!
曹操几败屡危,然后伪定一时。
而蜀之君臣欲以不危定之,此固诸葛孔明所未解也。
春秋时,秦赂晋侯止马,晋之君臣反首茇舍从之。
秦伯曰:「晋人戚忧以重我,不图晋忧,重其怒也」。
乃归晋侯
当是时,岂惟征缮立圉,丧君有君之说,足以伐秦人之谋,诚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其气劲,其志专,敌人畏之,此晋侯之所以归也。
二帝之在青城也,群臣但有祈哀乞请之文,焚香延企之望,岂有必死之志哉。
示敌殆且弱矣!
独公所论,大义凛然,乞车驾还京,稍示吾强形以号诏四方,则中原尚可图也。
异时金虏既陷中原,不敢遽有之,则以授伪齐,久而后取,使中原若取之齐者,以绝民心之望赵。
则知车驾还京,虏岂能有中原哉!
跨江涉淮,渡钱塘,犯四明,自不守汴京始也。
不知咎此,而反因是谓汴不可守,何足以知天下大计哉!
秦桧、史浩父子秉执和议,行乎国政,如彼其久,天下公论终不肯与李丞相诸人同日语者,是非得失,自不可泯也。
嗟夫!
二公效死之节,圣主悔过之诚,中兴之根本,本朝之兴替,览卷涕洟,不知所从。
方二公上疏且得罪,余曾大父为尚书郎,上书申救,义概藉藉缙绅间,丞相益公志曾大父墓云然。
且与大父云,在馆中尝见此书藁,而余家不传,文献不足證也。
观公真迹,又重愧云。
嘉熙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牡丹亭(原注:一作芳春园。) 南宋 · 郑士洪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绿杨深处两三家,几度凭阑看紫霞。
云锦已空烟水阔,转(一作空)教人忆旧时花(《甬上宋元诗略》卷一○引《三茅志》 《甬上宋元诗略》:司农少卿徐愿牡丹花一本,双头。有司以瑞闻,旌曰山花园。郑士洪诗云云。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二七作林逢子诗,题作《镜香亭》。)
游石窗 宋 · 赵汝绩
 押删韵
玉妃笺天收雪权,东皇领春行人寰。
恍如身在五云表,游到海上神仙山。
翠凤婀娜夹道,苍龙偃蹇当关。
寿藤络崖半青白,文藓绣径全斓斑。
亭台隐映树石罅,楼观突兀烟霄间。
遥峰前后献奇峭,流水左右供潺湲。
珍禽倏来不可致,瑶草已种何容删。
目光贪玩忽炫焜,足力亦倦难跻攀。
日斜路转归意迫,忽见洞府临银湾。
洞中仙官笑呼客,光风霁月冰雪颜
云是四明石窗主,新自五老峰头还。
猿留鹤恋不觉久,碧落有诏行催班。
却愁曳履践台斗,三十六峰花木閒。